由如成功申请故事 / 设计师与穿着者的自我认同
![Guoyong Guoyong]()
郭永 -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,
之后在北京成立了个人独立设计师品牌,
Soliloquy,
今天与郭永的对谈,
不仅仅会谈到他如何准备申请,
如何在2个月内就完成了一本
受到Parsons,FIT 和 RCA青睐的作品集,
更重要的是聊聊服装设计师的职责
和服装设计的本意。
Parsons MFA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
服装设计硕士专业录取通知书
当然,首先还是为大家展示一下这本精心打造的作品集
系列一的出发点非常个人,是一段自己的感情经历。一个人的离开,伴随着记忆的消亡,留下的又是什么?这个系列从探讨人的生活行动轨迹出发,记录和忠实还原是关键。正是这些看得见的,看不见的痕迹,才创造了生活与情感。
第二个系列是对自我认同的探索。作为现代文化熏陶下的回族年轻人,如何在当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精神认同。通过亲生经历,实例采访和调研,最终完成了这本以时尚,先锋为形式的“杂志”,真实地表现当下少数人群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化。
总的来说,整本作品集的核心都是围绕着设计师的自我认同而进行的,这样的概念在我们的采访对谈中也有多次提及。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由如 x 郭永
“我觉得亲身经历是很重要的
如果是你的亲身经历
做出来的设计才会有感情
一切的艺术和设计作品,
一定要有感情”
“重新审视本科时期的作品时会觉得太过表面,不管从概念还是过程,都觉得没有得到深入地发展。更多的是一步到位,从灵感到结果。”
“在由如的学习过程中,让我领悟到设计概念应该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,可以是一种感受,不见得非得是可视化的东西”
“我之前很少直接把自己的感受和情感经历直接搬到设计上,我都是从一些图片,影像或艺术作品中提取。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尝试后,我觉得亲身经历是很重要的,如果是你的亲身经历,做出来的设计才会有感情。一切的艺术和设计作品,一定要有感情。”
“我从来没有想过用摄像机的影像记录来开始一个设计创作,这样多方位,多种方式的结合去拓展我的概念和设计。最开始我是比较抗拒的,因为你不清楚最后呈现的设计会是什么样子。但实际证明,最后的结果还是我喜欢的风格。这样子做的好处是,不管从概念上还是,还是设计本身都更有内涵,也更有深度,不再只是‘所见即所得’的设计。”
“我很不喜欢一个设计没有灵魂,转化方式太过直接。你的独特,不在于最后表现方法的独特,而在于你思想的独特。你怎么去运用你独特的思想,性格和喜欢的东西,而不只是你最后的呈现的这一件作品非常出挑。没有深层内涵的独特,只能称为怪异。”
“就像Parsons MFA的offer里写的
希望你先成为艺术家
再成为设计师”
“并不是所有设计师都需要是一样的内敛或沉稳。性格是自己的性格,你也可以做很夸张的东西,但是一定要有内容。”
“夸张的东西是最容易吸引眼球的,因为那样的东西是最容易被人看到的,也是大多数‘追求’时尚的人想要急切变成的一个样子。”
“从别的设计师的作品借鉴灵感是可以被理解的,但这不意味着直接拿过来用。但现在大多数设计师并不是在独立设计,而是东拼西凑地将别人的东西拿来用。这样的设计太多了之后,很容易蒙蔽受众的双眼,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设计。”
“你所认为的独特其实可能并不独特
你在showroom再走两个展位
就有一样的设计。”
“现在是自媒体的时代,有很多‘大号’,其实更新速度非常快,也可以把一手时尚资源第一时间传播开来。但这样太快更新的速度,让时尚设计这个产业变得越来越偏向商业运作,而不是追求设计本身的质量。”
“独立设计师的意义在于你要‘独立’做设计。但现在好像已经发展到完全不去讨论这个设计好不好,而是只在意流行趋势发展到哪里,只需要做符合这个趋势的设计。”
“大家都太在意所谓的
‘酷’
这件事了”
“酷到底是什么东西,他不是你穿上这件衣服就酷了,脱下这件衣服就不酷了。但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,我买你东西,我就酷了,我不买你东西,我就不酷了。这样的现象是从消费者到设计师本身共同造成的。”
“说回来,说到这本作品集,其实我可以做得更“好”,做得让大家都觉得好的哪种“好”。但是我觉得可贵就可贵在,我第一个系列就是以我个人的真实经历出发去做的,做得途中我都会很感动到自己,我很开心做这件事情,我想做这件事情。”
“第二个系列也挺有趣,他可能跟衣服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,但是这个系列表达了一个观点,你穿着的衣服代表了你过着什么样的生活,反映的是这个人的态度。通过这个系列学习和感受到的这种不同人群间的冲突与融合,不是你设计几件衣服就能感受到的。”
“人穿什么并不能改变这个人的本质,能被改变的只有这个人的经历和思想。经历和思想让你选择了怎么穿着。”
“不管是设计师还是穿着者
他们都需要去找到自己到底是谁
然后再去选择时尚是什么”
“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,也不知道自己是谁,这是最可怕的。”